廣安市前鋒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公告(第1號)一、境外入(返)前人員必須接受“14+7+7”隔離措施,即在入境口岸首站接受14天集中隔離;入(返)前后再接受7天居家醫學觀察措施,嚴格居家不外出,每日進行2次體溫監測并記錄;解除居家醫學觀察后7天內不參加聚集性活動,并實行每日健康監測掃碼打卡。此外,應持續加強自身健康監測,出現咳嗽、發熱等疑似癥狀應當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立即前往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入(返)前人員,必須接受“14+2”管理措施,即抵前時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進行至少2次核酸檢測。集中隔離結束后7天內不參加聚集性活動;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區)旅居史的入(返)前人員,必須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的,必須立即在首站進行全閉環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后方可自由流動。 無上述旅居史的低風險地區入(返)前人員,持“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綠碼,做好個人防護可自由通行,倡議減少外出、聚集,并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前往發熱門診就診。 二、所有入(返)前人員應當在出發前3天聯系目的地所在村(社區)進行報備,抵前后第一時間向村(社區)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并配合相關工作。鎮(街道)、村(社區)要加強網格化管理,入戶上門,做好假期返鄉人員、外來人員、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境外入(返)前人員等重點人群的信息登記、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廣大市民要提高警惕,主動發現并向所在村(社區)、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身邊有咳嗽、發燒等疑似癥狀的,以及外來抵前未作登記的人員。 三、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門診部、藥店不得出售退燒、止咳等藥品,不得收治發熱、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患者;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如有上述癥狀患者到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門診部等就診,就診機構應立即采取留觀措施并做好登記,1小時內向鎮(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鎮(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就診機構報告后,應立即組織將患者就近轉運至發熱門診就診。 四、春節期間,不出境或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游、探親,非必要不離開前鋒。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帶頭在前鋒過節,離開前鋒必須向所在單位報告并經同意。減少人員異地流動,提倡廣大市民和外來在前人員留在本地過節,提倡在外就業、求學人員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留在當地過節。提倡不串門拜年。 五、暫停營業性演出等人員密集聚集型活動。嚴控體育賽事、展覽展銷、非營業性演出,嚴控大型會議活動數量及規模,盡量召開線上或視頻會議,原則上不召開、不舉辦、不組織線下大規模會議、培訓、團拜、慰問、聯歡,50人以上的由組織(或承辦)單位制定防控方案,承擔防疫主體責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嚴格茶館、麻將室、游戲室、村民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場所管控,景點景區、劇院影院、娛樂場所等人員聚集場所按75%最大承載量或核定人數控制流量。實行三個不舉辦,即不舉辦廟會、燈會等群眾性慶祝慶典,不舉辦壩壩宴,不舉辦聚集性宗教和民俗活動,提倡“紅事”新辦、“白事”簡辦的新風尚。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內。 六、出入各類公共場所、乘坐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測體溫、出示“健康綠碼”,對不遵守規定的人員,場所工作人員和乘務人員可以拒絕提供服務。各類公共場所業主要按照行業防控技術指南,做好相應防控措施。 七、做好個人防護,做到“戴口罩、常通風、勤洗手、一米線、不握手、用公筷”,廢棄口罩集中扔到指定垃圾箱。減少進口冷鏈食品,確需購買應到正規渠道采購。不從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網購、海淘物品,接收快遞包裹或在家清洗冷鏈食品時應戴上一次性手套,打開貨物前用酒精對其包裝進行消毒。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時不私自購藥,要做好個人防護,前往就近發熱門診就醫,就醫時如實向醫生告知外出旅居史及與可疑人員、物品接觸情況,并進行核酸檢測。主動配合接受疫苗接種。 八、不信謠、不傳謠、不轉發來源不明的視頻或圖文,關注官方動態,以官方媒體權威消息為準。因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導致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當事人或相關單位責任。 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廣安市前鋒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9日
文章分類:
公示公告
|